[寄语]三月三上巳节习俗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上巳节是什么节日 篇一一、活动目的
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不仅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我们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本次“三月三”民族风情文化展示活动,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弘扬民族文化,陶冶个人情操,激发每个人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1.活动时间:3月30日——4月1日
2.活动地点:
三、活动内容
1.“民族歌谣童谣”年级拉歌赛(4月1日上午)
(每个年级一首唱民族歌谣正副班主任负责)
2.参观民族风情文化走廊(4月1日上午午)
(1)民族文化——壮语文字书籍展示区(3月30日完成)
(2)年级“民族生活(图片)、特色服装(图片)、工艺品、饮食”等展示区(每个各班负责一个特色展示区,正副班主任负责3月31日完成。)
3.民族体育节:民族歌舞表演、跳竹竿竞赛、抢花炮比赛、30人板鞋
竞速比赛、投绣球比赛、集体花样跳绳比赛、滚铁环混合接力赛等。(时间待定)
四、活动要求
1.各班级按学校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做好充分准备,落实好各项活动要求。
2.教育学生参加活动讲文明守纪律,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五、其他工作人员安排
略
2021上巳节三月三活动主题策划方案
22海南黎族苗族“三月三”节,是全省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满怀豪情奔向小康社会的又一个隆重的黎族苗族传统节日。全省主会场活动第一次定在琼中县举行,这是海南100多万黎、苗族同胞的一大喜事。
本次活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出发,通过全省互动、社会各界参与,把“三月三”传统节日办成文化“三月三”、歌舞“三月三”、民俗“三月三”和欢乐“三月三”。让黎族、苗族人民体会到党的温暖,同时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热情,促进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二、活动安排
(一)广场文艺演出
1、海南中部广场文艺汇演
时间:4月17日(农历三月初一)20:00时至22:00。
地点:琼中县民族文化广场。
内容:海南中部屯昌、白沙、五指山和琼中四市县精彩节目展演,选出优秀节目参加全国“群星奖”评选。
主办单位:省委宣传部、省文体厅、琼中县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琼中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县广播电视台。
责任领导:郭光星(琼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三月三节开幕式广场文艺表演
时间:4月19日(农历三月初三)8:00至10:30
地点:琼中县民族文化广场。
内容:展现海南原生态民族歌舞、民俗民风和黎苗汉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风貌。
主办单位:琼中县委办、县政府办、县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
协办单位:琼中县委宣传部、县教科局、县广播电视台。
责任领导:林海云(中共琼中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郭光星(琼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二)民族歌舞展演
1、海南民歌邀请赛
时间:4月19日(农历三月初三)20:00至23:00。
地点:琼中县民族文化广场。
内容:全省18市县优秀的民歌手参加比赛,评选出优秀歌手和优秀组织奖。
主办单位:省民宗厅、琼中县人民政府。
协办单位:琼中县政府办、县民宗局、县广播电视台。
责任领导:韦求香(琼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郭光星(琼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三月三节“琼中黎苗歌会”
时间: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二)20:30。
地点:琼中县民族文化广场。
内容:由琼中县直机关各战线、各乡镇和各国营农场代表队通过独唱、对唱、合唱、表演唱等形式,展现琼中民歌独特的韵味。
主办单位:琼中县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
协办单位:琼中县直机关各战线,各乡镇、国营农场,县广播电视台。
责任领导:林海云(中共琼中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郭光星(琼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3、歌舞狂欢
时间:4月19日(农历三月初三)__:00至18:00。
地点:琼中县城营根路、虎头路。
内容:10个狂欢点。琼中县直机关各战线,各乡镇、国营农(茶)场黎族苗族歌舞、器乐展演,黎族苗族婚礼展演,观众参与狂欢。
主办单位:农垦驻琼中办事处,琼中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
协办单位:琼中县委宣传部、县直机关工委、团县委、县广播电视台。
责任领导:林海云(中共琼中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郭光星(琼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4、“叫侬唱歌侬就唱”民歌之星电视总决赛
时间: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二)14:00至18:00
地点:琼中县委大礼堂(暂定)。
内容:评选黎族苗族民歌新星,培养民歌新人,弘扬民族文化,打造琼中民族文化品牌。
主办单位:琼中县广播电视台、团县委、县妇联。
协办单位:琼中县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
责任领导:符建群(中共琼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5、篝火狂欢舞会
时间: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三)22:30至
次日凌晨1:30。
地点:琼中县民族文化广场。
内容:通过篝火狂欢,展示黎族、苗族独特民风;在群众互动娱乐中,将“三月三”活动推向高潮。
主办单位:琼中团县委、县妇联。
协办单位:琼中县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县广播电视台。
责任领导:王光业(中共琼中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韦求香(琼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三)民俗展示活动
1、琼中乡土文化巡展
时间:4月19日(农历三月初三)10:00开始。
地点:琼中县民族文化广场至县四套班子办公楼前路段。
内容:琼中县各乡镇、国营农(茶)场特色文化巡展。
主办单位:琼中县政府办、县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局。
协办单位:琼中县民宗局、县广播电视台、各乡镇政府。
责任领导:郭光星(琼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2、 ……此处隐藏10465个字……游玩采兰,穿上漂亮的衣服,踏歌起舞,以驱除邪气。而且女子春天最爱在水边游玩。
与日本女儿节的区别,日本女儿节也在三月三,又叫“雏祭”。因为旧历3月3日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因此又有“桃花节”的叫法,是中国隋唐时期传入日本的,但是不一样的是,日本给幼年的小女孩也过节,主要针对几岁的小女孩,中国则更侧重未出阁的妙龄少女,这天,大人开始装扮家中的小女孩,皆盛装打扮,由妈妈领着互相串门,头戴石榴花避邪求福。
中国的情人节
这是中国的情人节,记载于《诗经》中,比西方情人节早了10。先秦以后,三月三情人节在各代延传开来。至唐朝,杜甫那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更将其摇曳绮丽之风情烘至高处。自宋以后,理学盛行,礼教渐趋森严,三月三情人节风俗在中国文化中渐渐衰微。三月三里浪漫的情爱、美好的愿景,以及曲水流觞的雅趣,至今荡然无存。
上巳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就是男女相会,即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人节”。《诗经·郑风·溱洧》有云:‘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三月三上巳节的传说一览 篇七壮族三月三
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 古称上巳(si)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神仙真武大帝的寿诞。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不少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三月三日、上巳节设立“中华圣诞节”,以增强民族凝聚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具体放假时间,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每年年初确定后公布。
_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三月初三、初四放假两天,全区放假。
_年三月三也放假两天,连同周末放假4天。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每年,广西12个世居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族三月三”,占全区总人口的54%。
三月三上巳节干什么事情
1、包五色糯米饭
节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
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
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
5、对歌谈情
“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动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便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若有意就答应。男青年再唱询问歌,彼此有了情谊,唱爱慕歌、交情歌。歌词皆即兴发挥,脱口而出。
若姑娘觉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满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将怀中的绣球赠与意中人,“他”则报之以手帕、毛巾之类的物品,然后歌声更加甜蜜,遂订秦晋之好。
6、打铜鼓
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现在东兰、天峨等地壮族群众每年过“三月三”和春节,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群众过祝着节,南丹瑶族举行葬礼祭祀,南丹中堡苗族过春节或遇上喜庆时都要以击铜鼓的方式表示庆贺或悼念之情。
7、碰彩蛋
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如今,碰彩蛋有了“碰碰碰,碰出好运气”的意头。
文章已加载完毕
三月三上巳节习俗 篇八三月三上巳节习俗
中国古代农历月和日相重叠的都是很重要的节日,如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
西周时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又名“元巳”、“三巳”,三月初三多逢巳日,汉代定为节日。《后汉书·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
《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兰兮。女曰:观乎?士曰:既徂。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在溱水与洧水河边,姑娘说:去瞧瞧热闹怎么样?小伙回答:已经去过了。姑娘又说:再去看看好吗?洧水河那边,宽广,热闹,人们喜洋洋!这一天,是古时青年男女可以彼此戏言、相互赠花、尽情狂欢的。日子,而且更是一种自由快活的春游活动。
古时民间三月三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以及歌会等活动。古人有浮蛋乞子的习俗。在野餐时将煮熟的鸡蛋、鸭蛋等投入河中,使其顺流而下,等候在下游的人,从水中取而食之,谓之“曲水浮素卵”;也有人将红枣投入激流中,叫“曲水浮绛枣”。刚煮熟的热鸡蛋很难剥,投在清水里漂一会再吃倒是个好玩的主意。蛋在任何一个文化里都是生育的符号。壮族、侗族等民族,三月三还有吃彩蛋的习俗。唐朝时,三月三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每逢此节,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谓“曲水流觞”,自宋代之后逐渐消失了上巳节的许多传统。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三月三上巳节习俗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