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品多篇】

时间:2025-01-26 08:53:37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品多篇】

【引言】《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倍的认识》,8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倍”的意义,能用“倍”的意义叙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作出分析、解释,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融会贯通的能力,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

理解倍的意义,学会描述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教学过程:

比较引入,揭题

师:会读这个字吗?(板书:比)

生:比

师:会比吗?

生:会

师:比一比,老师左、右手里的铅笔支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同样多

师:左手有3支,右手也有3支,我们就说3和3同样多。

那,再来比一比?

生:左手比右手少2支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右手比左手多2支

师:也就是说5比3多,3比5少

过渡:我们知道两个数相比,会产生谁多、谁少、同样多的关系,其实,两个数相比,还会产生另一种关系倍(板书: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倍。(板书:倍的认识)

小棒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常常帮助我们学习新的知识。今天,我们也需要它的帮助。

二、认识“2倍”等,建立概念

1、学习“倍”的意义:

(1)、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

师:我们先在第一排摆3根小棒

生摆,老师把同学们摆的画出来;我们把3根小棒圈起来,看作1份,以3根为1份;我们在第二排摆2份,会吗?

生:会,学生摆

师:哪位同学上台将它画出来?其余同学画在题单上。

生:画

师:小老师,你告诉大家:你在第二排摆了几根小棒?

生:6根

师:你们在第二排摆了几根小棒?生齐答:6根

师:小老师,你为什么在第二排摆6根小棒呢?

生:第一排摆3根小棒为1份,第二排摆2份,2×3=6根。

师:我们以3根为1份,摆这样的2份,就是2个3。摆的时候,可以把这2份隔开一点;画的时候,还可一份一份圈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6里面有几个3?

生说:2个3

师:板书:6里面有2个3,我们就说6是3的2倍。

生:齐读

师:看图会说吗?

生:会,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

师:这个2倍是谁和谁比产生的呢?

生:6和3比产生的

师:6和3比,6里面有2个3,6就是3的2倍。

过渡: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我们再来比一比。我们在第一排摆2根为1份,第二排摆4份,你会吗?

生:会

师:同学们先摆一摆,并把你的摆法在题单上画出来;

谁来把你的摆法画在黑板上?

生:摆,画

师:你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生:我们以第一排摆2根小棒为1份,第二排摆4份,2×4=8根。

师:你们的摆法一样吗?一样的请举手

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将小棒收起来,看谁收得又快又好。

2根为1份,第二排摆4份,摆了几个2

生:4个2

师:4个2就是8根,你能仿照上面的说一说吗?

生说:8里面有4个2,8是2的4倍。

师抽学生说,板书,学生写在题单上。

师:这个4倍是谁和谁比产生的呢?

生:8和2比产生的

师:为什么8是2的4倍呢?

生:因为8里面有4个2

师:同学们知道2倍、4倍是怎样产生的,那么,倍是怎样产生的呢?

生:一个数和另一个数比产生的。

师小结:两个数相比,不仅会产生谁多、谁少、同样多的关系,还会产生另一种关系倍。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了解倍的有关知识。

三、强化“一份数”,强化概念。

1、理解

师:出示图,提问:三角形个数是圆的x倍,请先圈一圈再填一填。

生:圈一圈、填一填。

师:你为什么要3个3个地圈?

生:因为圆有3个,看作1份,所以要3个3个地圈。

师:圆有3个看作1份,三角形有2份,所以三角形个数是圆的(2)倍。这个2倍是谁和谁比产生的呢?

生:三角形的6个和圆的3个相比产生的。

师:为什么三角形个数是圆的2倍呢?

生1:三角形有6个,圆有3个,6是3的2倍。

生2:圆3个为1份,三角形有2份,所以三角形个数是圆的2倍。

师:板书:6和3比,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

生:齐读

2、初步运用

师:出示图,三角形个数是圆的x倍

生:三角形个数是圆的2倍

师:你是怎样圈,知道三角形个数是圆的2倍?

生:4个圆为1份,三角形圈2次,三角形个数是圆的2倍

师:出示图及要求,你能画出三角形和圆的3倍关系图吗?

生:画9个三角形,三角形个数是圆的3倍。

师:画对了,它是以谁为1份的呢?

生:圆的个数

师:还可以以谁为1份呢?

生:三角形

师:圆的个数是几份?画几个三角形呢?

生:圆的个数是3份,画1三角形表示1份

师:这样,谁的个数是谁的几倍

生:圆的个数是三角形的3倍

师:真不错,接下来我们进行判断

出示图,三角形个数是圆的3倍吗?

生:判断,说出方法

师:我们应该看个数,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了。接下来看一看,还能迷惑到你吗?

出示图,的个数是的x倍。

生:三角形个数是圆的4倍。因为圆有3个,三角形有12个,12是3的4倍。

师小结:我们把小的量看作1份,大的量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它的几倍。

三、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倍”的意义。

2、会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3、使学生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知识的发展与联系。

4、在与同伴共同探讨的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倍 ……此处隐藏6759个字……⊙⊙ ⊙⊙ ⊙⊙ 白萝卜 ⊙⊙⊙ ⊙⊙⊙

生:胡萝卜的根数变了,相应地倍数也就变了,所以看清跟谁比很重要。我们把作为标准进行比较的这个量称为标准量,与标准量相比较的量称为比较量。

第一副图的标准量是2根胡萝卜,红萝卜是3个2根,所以红萝卜是标准也就是胡萝卜的3倍(边说边圈)

那第二幅图呢?

生答:第二副图的标准量是3根胡萝卜,红萝卜是2个3根,所以红萝卜是标准也就是胡萝卜的2倍

师:所以标准变了,倍数也就变了

同学们请看这题

白板练习:(强调标准量是1个时,倍数是多少;标准量和比较量相同时,倍数的关系)

我们这节课上的这么热闹,小动物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了!

师:你能说出都有哪些动物吗?各有几只?能把其中的2种动物用倍数说话吗?

生思考、汇报。

(三)、巩固练习:

书上50页做一做。生独立完成后,汇报结果。

(四)、拔高训练:师提问:第一行3根小棒,第二行10根小棒,怎样摆成倍数关系?(整数倍)

三、同桌摆小棒,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

四、联系生活实际:

说一说生活中哪两种物品成倍数关系?

五、课后练习:

本节课发的题单。

结束语:欢乐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我们这节课也接近了尾声,老师真舍不得你们,谁能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畅谈自己的收获和困惑!

师: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倍数关系吗?

师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为你们得出色表现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真高兴和大家一起又度过了一段美妙的时光,今天我们从倍数关系的角度去观察并走进了数学世界,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两个量的倍数关系可能是整数倍也可能不是整数倍,可能会有余数,也可能比1小,这种倍数关系将来我们会陆续学习小数和分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只是打开了一扇门,还有更多的数学知识在等着大家。同学们,数学其实很简单也很有趣,数学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随时欢迎大家在数学的课堂中做思维的体操,谢谢大家!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2页一84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特地为同学们准备了节日礼物水晶球。瞧,都放在各小队的桌上呢!谁能帮助老师数一数,各小队桌上分别有多少个水晶球?

要求:(1)数法可以不同,但正好要数完

(2)看哪种数法又对又快。

2、分小组操作、讨论。

3、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提出

(1)可2个一数,正好数4次,4个2,用乘法2×4=8。

(2)可3个一数,正好数3次,3个3,用乘法3×3=9。

(3)可4个一数,正好数2次,2个4相加,用4+4或4×2=8。

[评:由送《六一》节日礼物引入,让学生“摸一摸”、“数一数”,提出相关数学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渗透了“倍”的含义。]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教学例题。

(1)讲述:“六一”是属于孩子们的节日。老师想带小朋友们去“金湖公园”游园,乐意吗?(屏幕出示公园的叔叔正在栽一大盆花。)谁能帮老师有顺序地数一数共有多少朵?学生自由回答,数法不一。

(2)提问:能不能把这3种颜色的花先排一排,再统计每种花的朵数,好让我们一下子看清楚?

指名上黑板排列蓝花和黄花,其余同学在下面操作学具排列。

(3)引导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如黄花有6朵,启发:“黄花有6朵”还可以怎么说?

引导说出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

(4)讲述:蓝花有2朵,黄花有3个2朵,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设问:谁是谁的3倍?你能算出黄花有多少朵吗?

启发:蓝花有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黄花有3个2朵,用什么方法计算黄花的朵数?学生列式计算。

(5))组织交流讨论并强调列式:2×3=6(朵)或3×2=6(朵)。

2、情境拓展。

(1)公园里的叔叔决定赠送给我们班2朵。(屏幕显示去掉两朵黄花)提问: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黄花有几朵?提醒学生说完整,并会列式计算。

(2)谈话:叔叔赠送给小朋友们2朵后,花盆里的花少了。瞧,叔叔又栽下了4朵黄花。提问: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怎样列式计算?

(3)谈话:叔叔还想考考大家。(屏幕出示8朵红花。)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红花有几朵?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排列,其余同学自己排一排,互相说思考的过程。

3、课堂小结。提问:谁能告诉老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与哪个字有关?(板书课题:“倍”的初步认识)

[评: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建构知识。教学时,注意“倍”的首次感知,提高首次感知的质量。随后,通过巧妙的教学构思,让学生在变化的情境中进一步充实“倍”的感性认识,理解“倍”的含义。]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朋友们表现真棒,老师也带来了奖品,想奖励给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们。实物出示。在书上填空。组织交流(强调谁是谁的几倍),给予鼓励。

2、做游戏舞蹈“蝴蝶与小虫”。

3、谈话:公园中的小动物见小朋友们表现真出色,特地准备了舞蹈。看,它们来了。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跳舞。

提问:蝴蝶各是由哪条虫子变成的?学生口述,教师适时加以引导:“3个4”也可以怎么说?

4、谈话:下一站我们一起去“森林餐厅”

想想做做“第4题。

(1)找相应的已知条件及所求问题。

(2)列式计算。

(3)交流: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5、谈话:到了金湖公园,我们也要亲自去划划船,乐一乐。屏幕出示”想想做做"第7题。分组讨论是怎么想的?

[评:把“想想做做”的习题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串联起来,让学生在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巩固所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总结评价。

2、整队、报数。结合列队实际,应用“倍”的知识寻找规律。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品多篇】范文。

《《倍的认识》教学设计【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