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小动物》教学设计(精品多篇)

时间:2024-12-11 05:26:20
《小动物》教学设计(精品多篇)

寄语:《小动物》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动物》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2、在课外或校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在寻访调查活动中,尽量多的发现在附近活动的小动物,并能说出其中的一二种小动物的栖息地。

3、在寻访调查活动中能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做到不伤害小动物,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教学准备:

1、在校园里(或附近)踏勘一块可供学生进行寻访调查活动的场地;像一个三年级学生那样地寻访调查一下,估计一下学生能发现哪些小动物,他们在活动中会碰到哪些问题,思考一下怎样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

2、划定一个较小的范围,如一棵树、一个小花坛、一平方米草地,甚至是一个栽有植物的花盆,仔细观察一下这个范围里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做成卡片备用。

3、设计几种不同样式的简单的调查记录,必要时提供学生参考。

4、考虑一下学生在校园内外和他们的生活环境中开展寻访调查活动时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准备好教学对策。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研究动物的活动开始了。

先做个游戏性的测试:

☆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来的是什么动物?

☆如果说“大动物”,我们想起的是哪些动物?

☆如果说“小动物”,我们想起的是哪些动物?

2、简要说说通常我们是怎样划分大动物和小动物的。

二、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1、九月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2、估计一下,或者猜一猜,在那棵大家都熟悉的校园里的树上(或者花坛、草地等),老师观察到哪些小动物?猜猜会有多少种小动物?

老师可以画一棵树或者贴一张事先画好的树,在大家的估计猜测中一张张地展示粘贴课前准备的自己所发现的小动物的卡片。学生能说出名称的展示卡片写名称的`一面,说不出名称的展示卡片画着小动物草图的一面。

3、附近还有哪些能找到栖息和活动着好些小动物的地方?如果进行一次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我们应该留意哪些地方呢?

4、在校园里,在校园附近,在家附近,这些小动物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或者说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里。科学课的计划是:三年级的同学用1~3星期的时间进行一次寻访调查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活动。让我们再来估计一下:

☆我大概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

☆我们全班有多少同学能认真地完成这项寻访小动物的活动?

☆我们全班一共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请注意,这可不是简单的乘法或加法可以计算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发现了10种,另一人发现了11种,两人发现的种数并不是简单的和21种。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1)——观察和调查的方法。

1、寻访活动的任务设置和寻访活动计划的讨论

☆主要任务:了解这个季节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其他任务:各小组和个人自己设置。

☆计划:关于寻访活动的时间、地点的安排和小组内部的分工,调查记录的选择或设计等。

2、观察调查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问题解决方法的讨论☆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的记录问题。

☆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的观察问题。

☆同学和老师提出的其他问题,例如:雌蟋蟀和雄蟋蟀,应记录为一种还是两种小动物……

四、寻访活动的准备(2)——注意事项。

1、寻访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

☆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

☆哪些小动物有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

☆从安全考虑,我们的寻访活动需注意哪些事项,须作哪些规定?

2、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假如我是只小蚂蚁……

☆我们的动物朋友,我们的动物邻居。

☆我们所观察的是一个生命体。和我们人一样,所有的生命体只有一个生命。

3、保护观察调查地的环境从学做一个合格的观察者开始。

五、作业。

在1周左右的时间里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调查记录。

教学建议:

1、本课是在教室里进行教学的,以谈话、讨论的形式进行,了解如何寻访小动物,寻访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等,为课外的寻访做好准备。有的老师可能一看课题“寻访小动物”,认为是在室外上的课,上课一开始,便简单交待任务和注意事项,便迫不及待的带学生到室外寻访小动物。这样便误解了编写者的意图,对学生缺乏深入的指导,科学教育价值不大。

2、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刚开始上课学科,课外的考察、寻访活动缺乏必要的经验,教师可以加入到某一个小组参加他们的活动,以加强指导。

《小动物》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模仿来了解小兔及其它小动物走路的特征。

2、尝试简单的游戏。

准备:动物图片、录音机。

过程:

一、猜谜(小兔)

二、幼儿念念儿歌《小白兔》

三、引出小动物

教师:“今天不仅小兔来到了小二班,你们猜猜看还有谁?”

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

四、放录音

幼儿欣赏,随意的唱唱跳跳感受歌曲欢快节奏,感受小动物走路的基本特征。

五、提问

小兔怎么走路的?小鸭、小乌龟、小猫同上。

幼儿跟着录音边唱边模仿。

六、游戏《小动物回家》

《小动物》教学设计 篇三

活动目标:

1、交流新年做客的感受,学习怎样做客和接待客人。

2、尝试把动物和他喜欢的食物进行一一对应。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活动重难点:

尝试吧动物和他喜欢的食物进行一一对应。

交流新年做客的感受,学习怎样做客和接待客人。

难点形成原因:

孩子们对如何正确做客和做小主人缺乏经验。

难点解决策略:

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情景表演。

设计依据:

回忆新年做客经验,引起谈话的兴趣,激发孩子们的已有经验。

将做客的礼仪融入到情境表演中,让孩子们在情景表演中自然的学习做客的和招待的基本礼貌用语,是孩子们的获得有效的经验,印象更加深刻。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发幼儿回忆过新年做客的情境

……此处隐藏2314个字……、揭题,齐读

板书:21 我喜欢小动物

说明:

由于课题的注释学生已经接触过,所以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回顾;课前学生已通过各种渠道如书籍、报刊、上网等形式去了解作家、作品,因此课内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简洁的语言交流课外收集到的信息,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知道秦牧小时侯究竟养过哪些小动物?

2、交流并学习生字;鳄、鲫、鳖。

(1)读准字音;

(2)比较字形,归类识字,三个生字都和鱼有关,指导书空“鳖”,看图片认识“鳄、过山鲫、鳖”。

(3)区分:鳄——愕。

3、分节读课文,随机正音。

三、研读重点,指导朗读。

1、师:年幼时的秦牧是一个非常喜欢小动物的孩子。他与小动物们朝夕相处,将它们当作玩伴。

出示:

在逗弄小动物的当中,我做过一些有趣的事,也做过一些蠢事。

指名读,齐读。

板书:  逗弄   趣

2、自由读文,思考填空。

课文的第_______节写作者做过的趣事,这件趣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的第_______节写作者做过的蠢事,这件蠢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这是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了解主要内容,同时教给学生如何抓住重点词语来概括说清一件事的方法。

3、教师小结;课文的第3-6节就是围绕第2节展开的。

4、师: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趣”字,用“——”划出,哪些地方又体会出“蠢”字?用“┉”划出。

四人小组交流,试着把有关语句读好。

说明;

学生自读课文,自主体会作者小时侯逗弄小动物的“趣”和“蠢”。四人小组的讨论学习,更有助于让每个学生有机会交流。

5、交流:

写趣的句子:

每次洗澡的时候,总是把他们捞出来,放在地面,看他们跃动,数着:“一、二、三、四!”想象着它们是在进行比赛。过了好一会儿才把它们放回鱼缸。

1)指名读,并说说哪些词语能让你感受作者逗弄过山鲫的乐趣(“每次……总是”“看”“想象”“过了好一会儿”)。

2)朗读体会。

3)师:你能想象他们在举行什么比赛吗?试着说说当时的情景吧。

4)引读:

每次洗澡的时候,总是把他们(捞出来),放在地面,(看他们跃动),数着(女同学数):“一、二、三、四!”

让鱼儿跳得更高些!(男同学数:)“一、二、三、四!”

让鱼儿跳得更远些!(女同学数:)“一、二、三、四!”

写蠢的句子:

出示1:

我伸出一只手指去逗他,当他把脖子伸出来的时候,我迅速移把手移开。经过多次逗弄,我都平安无事,胆子越发大了。

1)引读:我第一次伸出手指去逗它,它——

第二次伸出手指去逗它,它——

第三次伸出手指去逗它,它——

(结合课文理解“多次逗弄”“平安无事”)

2)自由读,体会作者开心得意的心情。

3)指名读,齐读。

出示2:

最后一次,当我把手指伸到十分接近鳖的吻端的时候,它突然迅速伸颈一咬,唉,一下子就给咬住了。

1)指名读,交流感受从“十分接近”体现了我的“蠢”,“突然”“迅速”“一下子”说明这只鳖咬的速度很快,“我”终于领教了鳖咬的痛楚。

2)齐读。

出示3:

鳖咬的痛楚,是很难形容的。但我强忍着,不敢哭喊,生怕给大人们知道。我举起手来,企图甩脱它。但鳖悬在半空中,仍然不肯松口,我只好拼命用力甩,过了好一阵子,才把它甩脱,手指已经变得血淋淋了。

1)自由读,理解“痛楚”,并说说你体会到了小作者怎样的心情?(紧张、害怕、出乎意料、后悔)

2)比赛读,点评。

说明: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继续学习理解词句,学生在以上的交流教学环节有通过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真切感受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四、品词析句,积累词语。

1、再读课文,找到你欣赏的词句,用“——”划出,说说理由。

预设:

“听说天旱的时候,它能够从于涸的地方,不断跃动,找到有水的地方,再度生活下去。”

1) 结合查字典理解“涸”就是水干的意思,用上“干涸”这个词语使文章更有了文采。

2) 体会过山鲫的生命力很强。(从“干涸的地方”到“有水的地方”,也许有很长的距离,但它不会很快死亡,而是靠“不断跃动”找到生的希望)

3)说话训练:这种鱼生命力很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体交流。

3、读好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方式:个别读、小组比赛读)

说明:

让学生寻找自己欣赏的词句,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再次熟悉,又是学生进一步对某些好词佳句的品味,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更好的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也是为把句子写具体作准备。

五、总结提升

我们喜欢小动物,珍惜小生命,但同时也要了解动物的习性,懂得要保护自己啊!不然会像秦牧那样,小愚蠢是要受小报复的哦!让我们亲近它们时善待它们,与这些小动物们和谐地相处。

附课堂板书:

21 我喜欢小动物     逗弄

《小动物》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要求:

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知道文章不仅要条理清楚,还要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3、知道千万不要做蠢事,因为“愚蠢是要受报复的”。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

你喜欢小动物吗?你养过小动物吗?

二、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通顺,特别注意鳄鲫鳖

2、思考:课文讲了那几件事。

理清课文条理。

(1)我喜欢过山鲫,它们给我带来了那些乐趣?

(2)耍弄老鳖给我带来了什么后果?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作业

(1)填空:

儿童时代我喜欢小动物,在________小动物当中,我做过一些_________的事,也做过一些______________。

(2)你喜欢小动物吗?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3)说说你在喂养、逗弄小动物时,做过的一件趣事或蠢事。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动物》教学设计(精品多篇)范文。

《《小动物》教学设计(精品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